日前,珠海市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
內容摘要:修訂《珠海市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管理辦法(試行)》,打造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制定珠海市建筑垃圾全鏈條監管方案,完善建筑垃圾統計制度,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產生、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管理。合理布局建筑垃圾轉運調配、消納處置設施,推進建筑垃圾生產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筑路材料和回填利用,推廣成分復雜的建筑垃圾資源化成套工藝及裝備的應用。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128號)、《“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環固體〔2021〕114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粵辦函〔2021〕24號)要求,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面向“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發展目標,充分發揮毗鄰港澳、陸海通達的獨特區位優勢,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效融入區域和全國統一大市場,發揮區域重要門戶樞紐作用,統籌城市發展與固體廢物管理,推進各類固體廢物全過程精細化管理與多部門協同治理,到2023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總量穩中有降,主要農業固體廢物接近全量利用,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水平大幅提升,危險廢物實現全面無害化管控,制度、技術、市場、監管等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無廢”理念深入人心,初步形成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精細化管理的“分類施策、陸海統籌、粵澳樞紐、灣區協同”的“特區模式”,為珠海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構建高品質美麗宜居新家園做出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推行工業綠色生產,加快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1.鼓勵鋼鐵、建材、化工、石化、電力等碳排放重點行業工業企業開展碳排放清單編制工作,推進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變暖系數值較低的環保制冷劑二氟甲烷(R32)替代進度,逐步降低非環保制冷劑二氟一氯甲烷(R22)使用量至600噸/年。嚴格控制新改擴建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市內無配套利用處置能力的項目,開展綠色工廠創建、綠色產品認證、綠色供應鏈管理認證,到2023年累計創建國家級及市級綠色工廠17家。